☆、重回錦繡風雲處
關燈
小
中
大
;郭氏一家的返京行程被定在八月下旬。車駕入汴京,已是九月暮秋時節。風漸涼,粟麥黃,汴河兩岸農田翻滾著黃澄澄的麥浪,壟間地頭裏孩童的嬉鬧聲清脆童真,憨然悅耳。這一群不知愁滋味兒的小家夥們,絲毫不受傍晚天時的打擾。雨雲漸近,大人們在忙活收割,他們則在地上游戲玩樂般撿拾著遺落的麥穗兒。
舒窈從車窗裏撩簾而望。新宋門巍峨高聳,闊別近三年的天子神都依舊一派繁華,四時花木遍植其間,新葉舊英,紅楓碧樹,繽彩彩望之如繡。
入城的禦街一如離開時那般寬敞整潔,車如流水,馬若游龍。在天家貴人用不著出行的檔口,汴京的百姓們絲毫不吝踏上禦街的曲廊,開封府官吏們從不約束庶民游樂,近昏時候,曲廊高燈下,人影綽綽如織,商人叫賣不絕。這裏的金鋪銀樓招牌閃亮、飯莊茶樓酒旗高揚、漆館畫行生意興隆,勾欄瓦肆也熱鬧如一。
舒窈手放在木欞上,目光貪戀地望著眼前,在心中默默把金城與汴京做了個對比: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在代北的日子是春看稚兒挽弓,秋防流寇掠身,雁門關外有馬鳴啾啾,雁門關內有長劍錚錚。而代北骨子裏就像儉樸剛直,性格豪勇的鐵漢,不畏強敵,活得粗悍硬頸。反觀汴京這裏春賞繁花,夏飲涼茶,秋觀蹴鞠,冬享書畫。四時皆是太平風雅,日日都是詩酒如畫。天子居得天獨厚,占盡地利人和。正如落於凡塵,輕裘緩帶的濁世佳公子,錦衣翩翩,優渥生活讓人艷羨不已。
舒窈在車中托腮而思,等到隊伍轉到郭府所在巷子,從簾縫隙裏看著熟悉的景色,她才終於喟嘆出聲:“終於還是回來了啊”
回來了。諸多感慨湧上心頭:遠去了邊塞厲邁,黯淡了羈旅辛勞。如今她重回錦繡地,自然重思風波路。離開天闊地闊的肆意代北,此次回來,她終於也要成為徹頭徹尾的世家女子。從今後,旁人看她必是美貌聰慧,溫婉端莊。可內裏詳情如何,便只餘她自己心裏清楚。
丁憂除服,家族的利益註定將她推上風口浪尖,她無人做陪,只能披上一襲華衣,挺身而上。
離開故裏,回到生於此,長於斯的汴京,外人眼中的舒窈好似並無多少歡愉情緒。她顯得很平靜,很淡然,就如從未離開。
然而,離開就是離開了。有些東西也到底還是變了。
記得那年她北上。衛州門城樓前,清晨露重,寧秀的車駕靜靜等候,與她隔著繡簾,默默相送。
今時她回來,暮雲低沈,羈旅疲憊。當年承諾會出城迎她的姑娘至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她不是不想,而是已不能。
在舒窈回京前的一個月,寧秀隨父離京,赴蘇州外任。臨行前,她惆悵滿懷地給舒窈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餘聞南人好訟獄之事。民狡似狐,王化難馴。吾父北人入南地,此一去必宦途維艱,不知何年得歸。汝孝期將盡,餘嘗盼汝除服歸京,共話燕射鬥草之趣。然世事無常,因緣多變,吾離京赴吳,此一別後,不知何日相見。餘每思至此,皆心下黯然,屢屢啜泣而不欲人知。”
她和寧秀的感情沒變,變得是讓他們措手不及的京中局勢。不知從何時開始,隨立國而興的勳貴世家便漸次衰敗。自寇準覆相,剛厲率直強硬派重掌朝綱。張家及一派身無功德靠祖宗蔭佑的家族更是式微加速,這兩年,昔日勳貴境遇早已大不如前。被外放離京,排擠出權利中心的勳貴之後,又何止的寧秀父親一人
大宋的天子們一代代潤物無聲,慣會軟刀殺人,兵不刃血。立國幾十年,昔日呼風喚雨,左右江山的世家們已一個個如開國的武將,無聲無息漸次退往權力舞臺的邊沿。
李家如此,張家如此,他們郭家恐怕也距離不遠了吧。
他們郭府除服回來的這個秋天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官家趙恒自立秋染病,久治不愈。太醫院中諸多國手伺立左右,卻終究不見絲毫起身。到舒窈他們返京時,趙恒已連續臥病兩月有餘。兩月間,大小朝會他都不曾出席,所有天子庶務皆由皇後劉氏代勞,諸位輔臣從旁協佐。時隔幾年,劉皇後重新把持了朝綱,原本在黨爭中落於下風的丁謂也趁勢而上,隱隱有與寇準平分秋色之力。
朝中局勢一時焦灼,不少官員聯合上書,奏請官家允太子監國,代天理政。然而官家對此卻充耳不聞,按而不表。他只著人成立了資善堂,讓太子秉笏南鄉立,以初學者的姿態聽眾輔臣參決諸司要務。
糊塗庸懦了大半生的官家在對待九五帝權與儲君理國上,心中透如明鏡。他太清楚,對上那群各有考量,心機深沈的朝臣,他的太子還顯稚嫩。讓太子監國,根本無法同那群朝臣斡旋牽扯。他在世時,尚且好說。若他駕崩,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他的太子為臣子所挾,被蒙蔽視聽。最終大權旁落,新帝淪為傀儡。
他不放心,大不放心。他恨不得在有生之年將所有帝王心術統統教於太子。可事有輕重緩急,到這份兒上,他也只能按捺焦躁,讓太子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學一步。
官家忙著生病,忙著教導太子;大臣在忙著站隊,忙著選擇陣營。朝廷上下,一時無人他顧。連郭氏一族的入京都悄然無聲,就如石子落於靜水般,所有人都低頭想看它會蕩開多少漣漪,卻沒有一人真正發聲說一句:這石子哪裏來的
當然,郭家人自己也忐忑。除服回京,他們身上打著鮮明的皇後勢力的烙印,讓本就微妙的局態越發不可捉摸。沒人知道官家準備如何利用郭家這枚棋子。是直接起覆,官覆原職還是暫且擱置,另有任用
沒人敢妄斷,沒人敢確定。
在這個風波難定的時節,郭府似乎淡化了自己的存在。連中書門下省、禦史臺和皇宮大內手掌國維的三處機構,竟然也無一處主動提起郭氏眾人的起覆事。
這讓郭府的親家錢惟演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作為樞密使,錢惟演很清楚,若是一直被這麽冷淡擱置,萬一哪天皇帝龍馭賓天,朝中勢力重新洗牌,郭家再想起覆可就難上加難。
他們應趁著現在,放下世家的矜持,趕緊活動。為將來在朝中謀得一席之地早做準備。
錢惟演思慮到此,並不啰嗦,一面派兒子出馬,與他岳丈郭守璘會面勸說,另一面則授意兒媳邀娘家女眷過府,閑話家常。
說是閑話家常,可派去請人的帖子一遞到郭府,郭氏兩房也估摸出個大概內容。既然親家公都將事情謀劃到這份兒上,郭府再端著,於情於理就不合適了。
於是十月初五這天,李氏便帶著侄女舒窈分乘馬車,以探望孕期女兒的名義去往錢府。
車出國公巷,晨起有風,露重未白。黃歷載:今日宜出行祭祀,忌婚嫁動土。
舒窈絲毫不受天氣影響,手支在車中小案上,淡定泊然地翻看一本隋唐嘉話。車外隨行的侍女在一旁小聲提醒:“二娘子,就快啟程了。您且把那筆記放一放。”
舒窈眼盯著史話字眼兒,漫不經心“嗯”了一聲,繼續我行我素。小侍女一下垮了臉色,望著漠不聽勸的舒窈,愁苦萬分地搖搖頭:真搞不懂那書本有什麽好看的娘子一不考功名,二不入館閣,學那麽多東西幹嘛
小侍女萬分不解,嘆了口氣,擺擺手隨她去了。
馬車轉巷穿街,穩穩行在青石官道上,到禦街前忽然停駐。
“雙成,這是怎麽回事”
舒窈看書入神,車馬停得突然,讓她毫無防備。一個前栽,她腦袋就杵在了小幾上,“嗙”得一聲磕了前額,直疼得眼冒淚花,聲音發顫。
雙成自車外撩開簾子,看下舒窈發紅的額角後,不由倒吸口氣:“二娘子,您沒事吧”
舒窈自己倒不甚在意,只揉了揉頭,指指外面:“我倒是沒事。這車怎麽突然停了”
雙成倒也機靈,聽話後轉身離開,也不知去何處探聽消息,沒片刻又折返回來。眼盯舒窈,苦惱無措地回答:“二娘子,好像今天禦街被封了。”
“被封了”舒窈娥眉蹙起,“出了什麽事禦街被封”
禦街封道,意味著天子臨駕;皇後擺駕;或者儲君出行。
不論何種情況,放在眼下都不合常理。天子病篤臥床,朝會尚且不能,更遑論深秋時節出宮游玩。皇後庶務纏身,正與政事糾纏,根本無暇他顧。而太子那邊資善堂一立,太子上午聽政,下午進學,晚間習字。諸般課業繁重,頗費精力應對,他哪兒來餘力顧及其他
天子一家,當下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之人。怎會有人突然出行
“雙成,你再去前面打探打探,到底是出了何事”
她話一落地,雙成就乖覺離開。沒一會兒功夫,她又嘟著嘴,吊臉回來。
“二娘子,這回咱們恐怕有的等了。”
“卻是為何”
雙成垂著頭,無精打采,悶聲悶氣答道:“奴婢剛才探聽到,太子今早決議,要幸駕玉清昭應宮。眼下是禦林軍凈街封道”
“臨駕玉清昭應宮”舒窈低聲喃喃兩句,唇齒間輕輕咬下“玉清昭應宮”幾個字,“這倒是像他會做的事。”
“什麽像是太子會做的事”小侍女蹙起眉頭,滿是不解地嘟囔句,一臉憤懣控訴,“天子當年建造玉清昭應宮供奉天帝,那是為讓天帝保佑皇嗣。可現在皇嗣他倒是安寧著呢,不光安寧著,他還把二娘子咱們的路擋住呢。封道沒個把時辰不可能解禁,萬一遲了約,二娘子你怎麽向大娘子交代”
舒窈笑了笑,一點不見著急。安之若素地將書卷合上:“大姐久不見我,本就想念居多。便是遲了約,她也是牽掛非常,責備倒未必見得。”
雙成嘟起嘴,心頭對封道事猶似有怨。這丫頭是在金城時候被調到舒窈身邊的,人從小生在代北,天高皇帝遠的,沒見過汴京的尊貴人,加上主子也不是一板一眼的苛刻人。所以她的忠心只在護主上。對於天家皇子,她並無多少畏懼。
舒窈見她如此,不由托腮失笑:她當年不懼太子,是因為她有底氣,覺得太子沒什麽可畏懼。雙成這個嘛或許可稱得上,無知者無畏
“你知道太子為什麽選今日去玉清昭應宮”舒窈曲肘放於車窗,以手支額,眉目彎彎笑看著雙成。她的侍女可以嬌憨,但不能真憨,該明白的事她還是要盡心點撥於她知道。
雙成眨了眨眼睛,歪著腦袋問:“難道不是去求神明保佑他長命百歲”
舒窈搖搖頭:“不是。”
“那是為什麽”
“官家染病臥床,至今百日有餘。期間縱然良藥良醫不斷,但龍體依舊未見起色。你說太子這時身為人子能做什麽”
雙成轉過身,搖頭晃腦思索一陣,忽然大睜眼睛,似了悟般道了句:“奴婢明白了太子是去玉清昭應宮求天帝,保佑他平安繼位。”
舒窈聽後哭笑不得,以手做杖,“啪”一聲拍在雙成的腦門上,佯嗔她:“胡說八道什麽呢當心被人聽去,告你個欺君罔上。”
雙成毫不在意吐吐舌頭:“錯就錯了嘛。二娘子您不用嚇唬奴婢。在大宋,奴婢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哪個人因說錯話被官府拘走的。您快跟奴婢說說,太子著急忙慌出行去玉清昭應宮,到底是為了什麽”
“他呀”舒窈收回手,眼望向皇宮所在,輕輕開口,“他是去齋戒沐浴,祈上蒼保佑,讓官家早日康覆。”
藥石久不見效,哪怕是從未經歷過死亡的趙禎此時都已意識到了什麽。他的父皇,大宋土地上最尊貴的男人,即便稱謂天子,人頌萬歲。可此年此季,他生命也依舊同凡夫俗子一樣,進入倒計時。
只是身為人子,眼見父親一天天虛弱,除了奉藥侍疾,他能做的屈指可數。太醫院處,有國手國醫,不用他枉費精神。軍國大事,有皇後輔臣,不用他費心勞神。年歲稚幼,資善堂裏他只聽議就可,所有政務還都是由母後決斷。
偌大一個皇宮,偌大一個朝廷,滿朝文武,泱泱卿臣,他竟找不到一絲存在感人至茫途,貴為一國儲君的他,卻只能將希望寄托於虛無縹緲的天帝。其無助孤憐,也是讓人悟之心酸。
“二娘子,二娘子您在想什麽呢”雙成伸胳膊在舒窈臉前晃了晃,完全搞不懂,她家娘子怎麽說著說著,突然就走神了
舒窈將她手臂撥開,輕輕吸了口氣,坐回小幾前,不緊不慢地將書翻開,繼續翻閱起來。
雙成可沒她這份涵養耐心,眼看封道解禁還早,不由沒話找話。
“二娘子。”
小侍女喊了一聲,吸引過舒窈的註意力後,兩只眼睛滿是好奇之光地望著舒窈:“您是不是見過太子”
舒窈翻書的動作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隨即恢覆如初。
“是見過。”
雙成臉上瞬間泛出崇拜之色,仰看著舒窈:“那太子他長什麽樣”
舒窈聽言楞了楞,握著筆記的手指靜靜停駐。她低下頭,垂眸望著書頁邊角處一排歐體小楷的註解,沈吟良久,才真假莫辨地回答道:“時日太久,我忘卻了。”
她見他時,他們還都是不識愁滋味的孩子。記憶中的太子是那個樣貌清俊的小郎君,不愛吃酸,喜歡赤腳,性情溫潤,待人和善。她不畏懼他,他也縱容她,正是兩小無猜,傾心相交時,毫無功利可言。可是,祖母亡故,一切成空。她對他冷落警惕,不惜豎起堅甲對他戒備疏離。在那之後,歲月輾轉,兩處相隔,她在金城看邊塞滄桑,他在皇宮看政事風雲。不一樣的成長環境,不一樣的成長軌跡,註定有不一樣的成長體悟。
她不知道現在的他會變成什麽樣。她也不知道現在他眼裏的她又是什麽樣。時光如刀,能把無數過往統統割裂。稚子之交,到現在她能回得也不過就是一句蒼白無力的:“我忘了。”
忘了怎麽可能忘了
她話出口,雙成便一下呆怔住:我的天吶,她家娘子心可真寬,居然給忘了這要是換作她,能見太子一回,她肯定一輩子都記在心裏,時不時還得拎出來跟小姐妹們炫耀得瑟下。肯定不像她家娘子,這幾年來壓根兒不提不說,這會兒說起,她還給忘了
雙成很憂慮,苦惱無比地看舒窈,心裏還一個勁兒打鼓:忘性太大是不是有點不妥我到底要不要給二娘子她提個醒二娘子如今好歹是在京城,不是在金城。把太子忘了豈不是大不妙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舒窈從車窗裏撩簾而望。新宋門巍峨高聳,闊別近三年的天子神都依舊一派繁華,四時花木遍植其間,新葉舊英,紅楓碧樹,繽彩彩望之如繡。
入城的禦街一如離開時那般寬敞整潔,車如流水,馬若游龍。在天家貴人用不著出行的檔口,汴京的百姓們絲毫不吝踏上禦街的曲廊,開封府官吏們從不約束庶民游樂,近昏時候,曲廊高燈下,人影綽綽如織,商人叫賣不絕。這裏的金鋪銀樓招牌閃亮、飯莊茶樓酒旗高揚、漆館畫行生意興隆,勾欄瓦肆也熱鬧如一。
舒窈手放在木欞上,目光貪戀地望著眼前,在心中默默把金城與汴京做了個對比: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在代北的日子是春看稚兒挽弓,秋防流寇掠身,雁門關外有馬鳴啾啾,雁門關內有長劍錚錚。而代北骨子裏就像儉樸剛直,性格豪勇的鐵漢,不畏強敵,活得粗悍硬頸。反觀汴京這裏春賞繁花,夏飲涼茶,秋觀蹴鞠,冬享書畫。四時皆是太平風雅,日日都是詩酒如畫。天子居得天獨厚,占盡地利人和。正如落於凡塵,輕裘緩帶的濁世佳公子,錦衣翩翩,優渥生活讓人艷羨不已。
舒窈在車中托腮而思,等到隊伍轉到郭府所在巷子,從簾縫隙裏看著熟悉的景色,她才終於喟嘆出聲:“終於還是回來了啊”
回來了。諸多感慨湧上心頭:遠去了邊塞厲邁,黯淡了羈旅辛勞。如今她重回錦繡地,自然重思風波路。離開天闊地闊的肆意代北,此次回來,她終於也要成為徹頭徹尾的世家女子。從今後,旁人看她必是美貌聰慧,溫婉端莊。可內裏詳情如何,便只餘她自己心裏清楚。
丁憂除服,家族的利益註定將她推上風口浪尖,她無人做陪,只能披上一襲華衣,挺身而上。
離開故裏,回到生於此,長於斯的汴京,外人眼中的舒窈好似並無多少歡愉情緒。她顯得很平靜,很淡然,就如從未離開。
然而,離開就是離開了。有些東西也到底還是變了。
記得那年她北上。衛州門城樓前,清晨露重,寧秀的車駕靜靜等候,與她隔著繡簾,默默相送。
今時她回來,暮雲低沈,羈旅疲憊。當年承諾會出城迎她的姑娘至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她不是不想,而是已不能。
在舒窈回京前的一個月,寧秀隨父離京,赴蘇州外任。臨行前,她惆悵滿懷地給舒窈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餘聞南人好訟獄之事。民狡似狐,王化難馴。吾父北人入南地,此一去必宦途維艱,不知何年得歸。汝孝期將盡,餘嘗盼汝除服歸京,共話燕射鬥草之趣。然世事無常,因緣多變,吾離京赴吳,此一別後,不知何日相見。餘每思至此,皆心下黯然,屢屢啜泣而不欲人知。”
她和寧秀的感情沒變,變得是讓他們措手不及的京中局勢。不知從何時開始,隨立國而興的勳貴世家便漸次衰敗。自寇準覆相,剛厲率直強硬派重掌朝綱。張家及一派身無功德靠祖宗蔭佑的家族更是式微加速,這兩年,昔日勳貴境遇早已大不如前。被外放離京,排擠出權利中心的勳貴之後,又何止的寧秀父親一人
大宋的天子們一代代潤物無聲,慣會軟刀殺人,兵不刃血。立國幾十年,昔日呼風喚雨,左右江山的世家們已一個個如開國的武將,無聲無息漸次退往權力舞臺的邊沿。
李家如此,張家如此,他們郭家恐怕也距離不遠了吧。
他們郭府除服回來的這個秋天註定是個多事之秋。官家趙恒自立秋染病,久治不愈。太醫院中諸多國手伺立左右,卻終究不見絲毫起身。到舒窈他們返京時,趙恒已連續臥病兩月有餘。兩月間,大小朝會他都不曾出席,所有天子庶務皆由皇後劉氏代勞,諸位輔臣從旁協佐。時隔幾年,劉皇後重新把持了朝綱,原本在黨爭中落於下風的丁謂也趁勢而上,隱隱有與寇準平分秋色之力。
朝中局勢一時焦灼,不少官員聯合上書,奏請官家允太子監國,代天理政。然而官家對此卻充耳不聞,按而不表。他只著人成立了資善堂,讓太子秉笏南鄉立,以初學者的姿態聽眾輔臣參決諸司要務。
糊塗庸懦了大半生的官家在對待九五帝權與儲君理國上,心中透如明鏡。他太清楚,對上那群各有考量,心機深沈的朝臣,他的太子還顯稚嫩。讓太子監國,根本無法同那群朝臣斡旋牽扯。他在世時,尚且好說。若他駕崩,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他的太子為臣子所挾,被蒙蔽視聽。最終大權旁落,新帝淪為傀儡。
他不放心,大不放心。他恨不得在有生之年將所有帝王心術統統教於太子。可事有輕重緩急,到這份兒上,他也只能按捺焦躁,讓太子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學一步。
官家忙著生病,忙著教導太子;大臣在忙著站隊,忙著選擇陣營。朝廷上下,一時無人他顧。連郭氏一族的入京都悄然無聲,就如石子落於靜水般,所有人都低頭想看它會蕩開多少漣漪,卻沒有一人真正發聲說一句:這石子哪裏來的
當然,郭家人自己也忐忑。除服回京,他們身上打著鮮明的皇後勢力的烙印,讓本就微妙的局態越發不可捉摸。沒人知道官家準備如何利用郭家這枚棋子。是直接起覆,官覆原職還是暫且擱置,另有任用
沒人敢妄斷,沒人敢確定。
在這個風波難定的時節,郭府似乎淡化了自己的存在。連中書門下省、禦史臺和皇宮大內手掌國維的三處機構,竟然也無一處主動提起郭氏眾人的起覆事。
這讓郭府的親家錢惟演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作為樞密使,錢惟演很清楚,若是一直被這麽冷淡擱置,萬一哪天皇帝龍馭賓天,朝中勢力重新洗牌,郭家再想起覆可就難上加難。
他們應趁著現在,放下世家的矜持,趕緊活動。為將來在朝中謀得一席之地早做準備。
錢惟演思慮到此,並不啰嗦,一面派兒子出馬,與他岳丈郭守璘會面勸說,另一面則授意兒媳邀娘家女眷過府,閑話家常。
說是閑話家常,可派去請人的帖子一遞到郭府,郭氏兩房也估摸出個大概內容。既然親家公都將事情謀劃到這份兒上,郭府再端著,於情於理就不合適了。
於是十月初五這天,李氏便帶著侄女舒窈分乘馬車,以探望孕期女兒的名義去往錢府。
車出國公巷,晨起有風,露重未白。黃歷載:今日宜出行祭祀,忌婚嫁動土。
舒窈絲毫不受天氣影響,手支在車中小案上,淡定泊然地翻看一本隋唐嘉話。車外隨行的侍女在一旁小聲提醒:“二娘子,就快啟程了。您且把那筆記放一放。”
舒窈眼盯著史話字眼兒,漫不經心“嗯”了一聲,繼續我行我素。小侍女一下垮了臉色,望著漠不聽勸的舒窈,愁苦萬分地搖搖頭:真搞不懂那書本有什麽好看的娘子一不考功名,二不入館閣,學那麽多東西幹嘛
小侍女萬分不解,嘆了口氣,擺擺手隨她去了。
馬車轉巷穿街,穩穩行在青石官道上,到禦街前忽然停駐。
“雙成,這是怎麽回事”
舒窈看書入神,車馬停得突然,讓她毫無防備。一個前栽,她腦袋就杵在了小幾上,“嗙”得一聲磕了前額,直疼得眼冒淚花,聲音發顫。
雙成自車外撩開簾子,看下舒窈發紅的額角後,不由倒吸口氣:“二娘子,您沒事吧”
舒窈自己倒不甚在意,只揉了揉頭,指指外面:“我倒是沒事。這車怎麽突然停了”
雙成倒也機靈,聽話後轉身離開,也不知去何處探聽消息,沒片刻又折返回來。眼盯舒窈,苦惱無措地回答:“二娘子,好像今天禦街被封了。”
“被封了”舒窈娥眉蹙起,“出了什麽事禦街被封”
禦街封道,意味著天子臨駕;皇後擺駕;或者儲君出行。
不論何種情況,放在眼下都不合常理。天子病篤臥床,朝會尚且不能,更遑論深秋時節出宮游玩。皇後庶務纏身,正與政事糾纏,根本無暇他顧。而太子那邊資善堂一立,太子上午聽政,下午進學,晚間習字。諸般課業繁重,頗費精力應對,他哪兒來餘力顧及其他
天子一家,當下都是忙得不可開交之人。怎會有人突然出行
“雙成,你再去前面打探打探,到底是出了何事”
她話一落地,雙成就乖覺離開。沒一會兒功夫,她又嘟著嘴,吊臉回來。
“二娘子,這回咱們恐怕有的等了。”
“卻是為何”
雙成垂著頭,無精打采,悶聲悶氣答道:“奴婢剛才探聽到,太子今早決議,要幸駕玉清昭應宮。眼下是禦林軍凈街封道”
“臨駕玉清昭應宮”舒窈低聲喃喃兩句,唇齒間輕輕咬下“玉清昭應宮”幾個字,“這倒是像他會做的事。”
“什麽像是太子會做的事”小侍女蹙起眉頭,滿是不解地嘟囔句,一臉憤懣控訴,“天子當年建造玉清昭應宮供奉天帝,那是為讓天帝保佑皇嗣。可現在皇嗣他倒是安寧著呢,不光安寧著,他還把二娘子咱們的路擋住呢。封道沒個把時辰不可能解禁,萬一遲了約,二娘子你怎麽向大娘子交代”
舒窈笑了笑,一點不見著急。安之若素地將書卷合上:“大姐久不見我,本就想念居多。便是遲了約,她也是牽掛非常,責備倒未必見得。”
雙成嘟起嘴,心頭對封道事猶似有怨。這丫頭是在金城時候被調到舒窈身邊的,人從小生在代北,天高皇帝遠的,沒見過汴京的尊貴人,加上主子也不是一板一眼的苛刻人。所以她的忠心只在護主上。對於天家皇子,她並無多少畏懼。
舒窈見她如此,不由托腮失笑:她當年不懼太子,是因為她有底氣,覺得太子沒什麽可畏懼。雙成這個嘛或許可稱得上,無知者無畏
“你知道太子為什麽選今日去玉清昭應宮”舒窈曲肘放於車窗,以手支額,眉目彎彎笑看著雙成。她的侍女可以嬌憨,但不能真憨,該明白的事她還是要盡心點撥於她知道。
雙成眨了眨眼睛,歪著腦袋問:“難道不是去求神明保佑他長命百歲”
舒窈搖搖頭:“不是。”
“那是為什麽”
“官家染病臥床,至今百日有餘。期間縱然良藥良醫不斷,但龍體依舊未見起色。你說太子這時身為人子能做什麽”
雙成轉過身,搖頭晃腦思索一陣,忽然大睜眼睛,似了悟般道了句:“奴婢明白了太子是去玉清昭應宮求天帝,保佑他平安繼位。”
舒窈聽後哭笑不得,以手做杖,“啪”一聲拍在雙成的腦門上,佯嗔她:“胡說八道什麽呢當心被人聽去,告你個欺君罔上。”
雙成毫不在意吐吐舌頭:“錯就錯了嘛。二娘子您不用嚇唬奴婢。在大宋,奴婢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哪個人因說錯話被官府拘走的。您快跟奴婢說說,太子著急忙慌出行去玉清昭應宮,到底是為了什麽”
“他呀”舒窈收回手,眼望向皇宮所在,輕輕開口,“他是去齋戒沐浴,祈上蒼保佑,讓官家早日康覆。”
藥石久不見效,哪怕是從未經歷過死亡的趙禎此時都已意識到了什麽。他的父皇,大宋土地上最尊貴的男人,即便稱謂天子,人頌萬歲。可此年此季,他生命也依舊同凡夫俗子一樣,進入倒計時。
只是身為人子,眼見父親一天天虛弱,除了奉藥侍疾,他能做的屈指可數。太醫院處,有國手國醫,不用他枉費精神。軍國大事,有皇後輔臣,不用他費心勞神。年歲稚幼,資善堂裏他只聽議就可,所有政務還都是由母後決斷。
偌大一個皇宮,偌大一個朝廷,滿朝文武,泱泱卿臣,他竟找不到一絲存在感人至茫途,貴為一國儲君的他,卻只能將希望寄托於虛無縹緲的天帝。其無助孤憐,也是讓人悟之心酸。
“二娘子,二娘子您在想什麽呢”雙成伸胳膊在舒窈臉前晃了晃,完全搞不懂,她家娘子怎麽說著說著,突然就走神了
舒窈將她手臂撥開,輕輕吸了口氣,坐回小幾前,不緊不慢地將書翻開,繼續翻閱起來。
雙成可沒她這份涵養耐心,眼看封道解禁還早,不由沒話找話。
“二娘子。”
小侍女喊了一聲,吸引過舒窈的註意力後,兩只眼睛滿是好奇之光地望著舒窈:“您是不是見過太子”
舒窈翻書的動作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隨即恢覆如初。
“是見過。”
雙成臉上瞬間泛出崇拜之色,仰看著舒窈:“那太子他長什麽樣”
舒窈聽言楞了楞,握著筆記的手指靜靜停駐。她低下頭,垂眸望著書頁邊角處一排歐體小楷的註解,沈吟良久,才真假莫辨地回答道:“時日太久,我忘卻了。”
她見他時,他們還都是不識愁滋味的孩子。記憶中的太子是那個樣貌清俊的小郎君,不愛吃酸,喜歡赤腳,性情溫潤,待人和善。她不畏懼他,他也縱容她,正是兩小無猜,傾心相交時,毫無功利可言。可是,祖母亡故,一切成空。她對他冷落警惕,不惜豎起堅甲對他戒備疏離。在那之後,歲月輾轉,兩處相隔,她在金城看邊塞滄桑,他在皇宮看政事風雲。不一樣的成長環境,不一樣的成長軌跡,註定有不一樣的成長體悟。
她不知道現在的他會變成什麽樣。她也不知道現在他眼裏的她又是什麽樣。時光如刀,能把無數過往統統割裂。稚子之交,到現在她能回得也不過就是一句蒼白無力的:“我忘了。”
忘了怎麽可能忘了
她話出口,雙成便一下呆怔住:我的天吶,她家娘子心可真寬,居然給忘了這要是換作她,能見太子一回,她肯定一輩子都記在心裏,時不時還得拎出來跟小姐妹們炫耀得瑟下。肯定不像她家娘子,這幾年來壓根兒不提不說,這會兒說起,她還給忘了
雙成很憂慮,苦惱無比地看舒窈,心裏還一個勁兒打鼓:忘性太大是不是有點不妥我到底要不要給二娘子她提個醒二娘子如今好歹是在京城,不是在金城。把太子忘了豈不是大不妙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